联系人:张老师 电 话:15158000261 微信号:zhang135star 微信公众号:zgmyq--art 邮 箱:zgmyart@qq.com 地 址: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南星街道化仙桥路53-57号二楼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花仙桥路41号 乘车路线:杭州城站火车站坐62路至十亩田车站下车,地铁4号线复兴路站 |
为了民族未来,请停止给中国孩子减负! 二维码
1
2009到2019,是中国公立教育不断后退的10年。
2009年,教育部发文提出“小学生在校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 今年两会后,教育部长陈宝生表态: 减负再难也要减,否则宝宝不高兴。 宝宝不高兴,后果很严重!
十年过去,教育部的指导思路仍然是减负。 很多人提到了相同的一点:
说是减负,实为增负。
首先,精英们绝对不会主动减负。 多出来的时间,他们购买了更奢侈的教育。 下午三点半放学后,小孩都去了哪里? 有读者说,她一个月给女儿报了8个课外辅导班。 送她去学奥数,学英语,学钢琴。
在丛林模式下,谁给自己减负,谁就是自愿退出竞争。
其次,条件一般的家庭,削尖了脑袋给孩子创造最好的条件。 一个北京的宝妈说,在职父母每天请假接孩子放学,根本不现实。 必须有专人接送孩子,辅导作业。 几经权衡,她只能选择放弃工作,回归家庭。 这个代价,是她的30万年薪。
至于没钱的家庭,孩子只能回家打游戏,或者在工地上玩泥巴了。
发现哪里不对了吗? 在快乐教育的体系下,寒门难再出贵子了。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刘强东给中国人民大学捐过1000万,其中500万资助学习好的学生,剩下500万规定只能资助贫困学生。 结果他发现,资助贫困学生的500万根本花不完。 因为贫困学生数量,已经寥寥无几。
自从中国开始给学生减负,学校退出公立教育以后,资源就全部倾斜到了私立学校。 中国家长越来越累,负担越来越重,各种教育机构大赚特赚。
快乐教育费啥? 费爹,费妈。 更准确地说,费钱。
退一步讲,学习和快乐一定是矛盾的吗? 换句话说,恢复高考42年来,那些成绩优异的孩子,每天都活在痛苦之中吗?
当然不是。 很多人都忽视了一件事:优等生自有他们的快乐。 那是探索未知的兴奋,竞争取胜的满足。
我人生最充实的一段时间,就是在高中。 说实话,每天都累得要死。 挑灯夜战,废寝忘食。 早上走在路上,连眼皮都睁不开。
但我无比快乐。
尤其是当我的成绩从年级前50,蹿升到年级前5的时候。 那感觉,就像全世界都在为你让路。 我心里燃起了太阳,终于有了对人生的掌控感。 那种浸透四肢百骸的美妙体验,我之后再也没体会过。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这种高级快乐,我相信所有优等生都懂。
我悟出了什么? 一个对我人生最重要的道理,直接搭起了我价值观的底座: 付出,是可以获得回报的。
好好学习,每次都考第一,是非常非常幸福的。 优秀会逐渐变成一种习惯,给你带来良性循环。 你发现自己不比任何人差,变得越来越自信。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有个著名的八阶段理论。 其中在学龄阶段,孩子首先要解决的,是“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也就是说,教育学家该干的事情,不是让孩子在摆脱教育中变得反智,而是让他们在优质教育中获得信心。 如果只是想让“宝宝”高兴,那一人发一台任天堂Switch,我保证他们能从年头嗨到年尾。
但这种快乐,是你想给孩子的吗?
别说孩子最大的快乐是不学习了,我们成年人不也一样吗? 周末一天到晚玩手机,沉浸在那些廉价浅薄的奶头乐里。 快乐是挺快乐,但人成了傻子。
人类能从森林古猿一步步走到现在,靠的就是战胜惰性。 要想人前显贵,必得人后受罪。 这句话虽然糙了点,却是铁打的现实。
昨晚后台几千条留言里,宝爸@龙珠 的留言,让我印象深刻:
这位爸爸的发言,说出了中国所有父母的心声: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我们中国人,非常舍得在培养孩子上花大钱。 2017年,中国家庭平均教育支出高达42892美元,占总支出的50%以上,排名世界第一。 累吗?太特么累了。 但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民族才一直领跑全世界。
我有个表姐,高中不爱学习,最后考了个三本。 等到步入社会,才意识到不对。 她受尽委屈,死命奋斗了十几年,才终于弥补了和高中同学的差距。 学历是一张敲门砖,绝对是句大实话,第一学历不好的人都懂。
她说,我经历的这一切,绝不允许在我孩子身上重演。 未来他有了能力,想选择什么样的生活,那是他的权利。 但是作为父母,让孩子未来拥有做“选择”的资格,是我的责任。
教育,就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绝对信仰。
以前,我们说:
自古以勤奋为荣,怎么现在以奶头乐为荣了呢?
以前,我们还说:
自古以状元为榜样,怎么现在禁止成绩排名,禁止宣传状元了呢? 高考当然不是完美的制度。 但一定是当下最公平,最适合中国国情的制度。
在中国放慢基础教育的同时,其他国家还在拼命往前跑。
身为东亚怪物房之一的韩国,高考选拔远比我们更残酷。 他们老师给学生训话时,有个词叫“四当五落”。 意思是,如果你一天睡四小时,就能考进理想学校。 要是睡五小时,就会落榜。 事实上,你问问身边留学的朋友,就会发现在美国读研,比国内难多了。 美国人非常勤奋。他们和我们一样,不相信天上掉馅饼,推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精神。
去年,特朗普政府公布了他们第二季度的GDP增速,高达4.1%。 作为世界第一经济体,还能保持如此健康高速的增长,这是什么概念? 我想问,这是整个国家随便玩玩,就能获得的成就吗? 比你有天赋的人,比你还努力,那就真的没得玩了。
最后再来看看我们的邻居日本,我想比其他国家都更有借鉴意义。 1980年,日本政府开始推行宽松教育。 决定改革的原因,和我们一模一样: 觉得经济发展了,孩子没必要这么累了。 这种高强度基础教育,只能培养出考试机器。
采取的减负措施,也和我们一样: 降低课程难度,放学时间提前,不再进行排名。
最终结果是,这一代人口素质,发生了雪崩式下滑。 所谓“填鸭式教育”体系出来的学生,涌现了十几个诺贝尔奖。 但在宽松教育的这30年里,再也没出过一个诺贝尔得主。 人均GDP从1995年的世界第三,一步步跌落到全球第24。
日本人自己是怎么评价“宽松世代”的? 他们把这代人叫做“平成养豚”。 平成,是指1989年至今的年号。 豚指什么?猪。
步入21世纪之后,全世界都在问,为什么是中国? 为什么唯有中国,可以实现弯道超车,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除了中国人出了名的勤劳刻苦,还因为我们对教育进行了巨额投入。 我们不止是为自己这一辈人而活,也在为下一代人而活。 但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就已经开始志得意满,在日本错误的老路上一路狂奔。 我们也想把自己的孩子都当猪养吗?
我们实现全面小康了吗?没有。 人均GDP迈入发达国家行列了吗?还没。 中国高端制造业能满足内需了吗?不能。 不只是无芯之痛,事实上连好一点的螺栓都需要大量进口。
摆在面前的现实是: 中国还有8亿人没坐过飞机; 人均可支配收入仅28228元; 大学扩招20年来,至今不到4%的人有本科学历。
每个人都扪心自问一下,我们真的已经发展到放任自流的地步了吗? 明明还没有发达国家的钱,为什么得了发达国家的病?
一个人学渣思维,没什么危害性; 但当一个社会都被学渣思维主导,那就危险了。
这十几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中国的基础教育体系,并没有扼杀孩子的天性,抹掉他们的创造力。 反而是这群被“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就把中国建设成了世界第二的经济体。 这是任何一个推行“快乐教育”的国家,都不可能做到的奇迹。
基础教育减负,遗祸无穷。 第一个表现就是,中国在国际奥赛上再也拿不到奖了。
步入21世纪后的15年间,中国只失去过3次奥数世界冠军。 2014年以后,因为推行快乐教育,中国奥数水平断崖式下降,已经连续四年与金牌无缘。 那么这四年的冠军去哪了? 答案是,全部被美国和韩国包揽。
很多loser对奥数污名化,意淫参赛的人都是书呆子。 实际上,只要有参赛资格的,都是一等一的天才少年,同龄人中绝对的精英。 纵观最近几十年来的菲尔兹奖,一大半是国际数学奥赛获奖者。
中国从这门竞赛中被踢出局,令人痛惜。
如果继续减负下去,中国孩子将会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出局。
说到底,教育减负,注定是一个五输的结局。 苦了孩子,累了老师,伤了家长,毁了教育体系,赌上了民族未来。 唯一在这个囚徒困境里获胜的,只有越来越贵的培训机构。
1911年,周恩来在教室朗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019年,我们的教育部长说:“宝宝不高兴,问题很严重!” 108年来,我们到底经历了什么呢?
在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里,有句话被科幻迷牢记在心。 那是宇宙对地球人发出的生死忠告:
不要回答! 不要回答! 不要回答!
而今天,我也想对中国当下的教育体系,高声呼喊一句:
不要减负! 不要减负! 不要减负! 想让孩子自由创 想,做懂得美的人? 来杭州心桥画室,即刻大胆画所想! ▼▼▼ 100元试学1节课 1周给孩子想象力的艺术体验,绝对值~ 扫码关注“杭州心桥画室” 扫码查看杭州心桥画室网站 扫码查看杭州心桥画室小程序 杭州心桥画室 杭州市区专业画室 画室位于杭州市上城区复兴南街347号 网站:http://www.zgmyq.com 电话:15158000261 QQ:123332278 149085909 微信:zhang135star 微信公众号:zgmyq--art
文章分类:
教育笔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