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张老师 电 话:15158000261 微信号:zhang135star 微信公众号:zgmyq--art 邮 箱:zgmyart@qq.com 地 址: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南星街道化仙桥路53-57号二楼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花仙桥路41号 乘车路线:杭州城站火车站坐62路至十亩田车站下车,地铁4号线复兴路站 |
老师说“孩子挺聪明,就是不好好学” 意味着什么? 二维码
4
1 新学期的家长会。 以前一起做出版的朋友又被点名留下了,他在群里把老师的话原原本本地贴出来给我们看。 最后还说老师为了安慰他,缓和一下气氛,跟他说:“孩子挺聪明,就是不好好学。” 他说听到这句话,有点哭笑不得,不知道老师是什么意思? 是对孩子抱着很大的希望,还是在暗示自己要多管管孩子? 群里热闹哄哄的给他支招。 好几位妈妈说自己也曾收到同样的安慰。 看来老师的这句话出现频率还真的很高。 可是作用到底有多大呢? 我觉得对父母说说,算是一种暗示,正确的解读应该是: “孩子……不好好学”,你该管管了,不要总是靠我们。 可是这句话不能让孩子听到。 因为孩子往往会解读为: “孩子挺聪明……” 然后他就觉得自己聪明,只是不好好学,我只是不想学啊。 2 我有一位朋友,从小就次次考班上第一,当班长当学生干部。 我们那时候都挺羡慕他的。 可是后来他却没有读大学,高中甚至都没读完。 有一次在老家的一场婚礼上遇到他,聊了一会。 他读幼儿园的儿子拿着手机在那玩。 边上围满了小伙伴。 “你儿子脑瓜子还真聪明啊!这么小,手机玩得这么溜。”一个老同学说。 “你千万不要这样说,别让他听到。”朋友很急地说。 他说,自己读高中的时候,班主任对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现在还不认真学习,我都为你感到可惜,你这么聪明的脑瓜。” 他当时听到后还挺吃惊的,但内心却充满了骄傲。 他想起了自己那些聪明的举动,比如怎么巧妙地利用学校查寝室的漏洞,顺利地钻出去上网。 想到自己总是能轻松地解题,只是不屑去做。 他就带着这种骄傲一直到了高三。 那一年他竟然选择放弃高考。 父母对他的决定很气愤,问他为什么? 他说想去做点事,不想去大学荒废了大好的时光。 因为他说几个表哥在广东那边混得好,要他过去。 后来父母拗不过他。 其实他说自己只是不想面对失败的结果。 因为模拟考试自己连二本也考不上。 而如今他最后悔的就是没有多读点书。 他说,当时班主任也许是激励我,可是却让自己中了毒。 少年时代沉溺在自以为是的聪明中。 觉得天下任我行。 可是又怕去证明自己,因为那样的话,就会显示出自己的虚弱。 这又是每个“聪明人”都不会做的事。 3 为什么这些聪明人会这样去选择呢? 有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可以给我们一个答案。 斯坦福大学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在过去的10年里,和她的团队都在研究表扬对孩子的影响。 他们对纽约20所学校,400名五年级学生做了研究,这项研究结果令学术界震惊。 在实验中,他们让孩子们独立完成一系列智力拼图任务。 首先,研究人员每次只从教室里叫出一个孩子,进行第一轮智商测试。 测试题目是非常简单的智力拼图,几乎所有孩子都能相当出色地完成任务。 每个孩子完成测试后,研究人员会把分数告诉他,并附一句表扬的话。 研究人员随机地把孩子们分成两组,一组孩子得到的是一句关于智商的夸奖,比如,“你在拼图方面很有天分,你很聪明。” 另外一组孩子得到是一句关于努力的夸奖,比如,“你刚才一定非常努力,所以表现得很出色。” 后来:随着实验难度的增加,拼图挑战的难度也不断加大, 得到智商的夸奖的组,几乎所有孩子都选择了相对简单的拼图。 而得到夸奖努力的组,大部分孩子都选择了更难的拼图。 结果表明: 表扬孩子努力用功,会给孩子一个可以自己掌控的感觉。 孩子会认为,成功与否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中。 反之,夸奖孩子聪明,就等于告诉他们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这样,当他们面对失败时,往往束手无策。 而且德韦克发现: 这些觉得自己聪明的孩子常常会这样推理:我很聪明,所以,我不用那么用功。他们甚至认为,努力很愚蠢,等于向大家承认自己不够聪明。这是很多聪明孩子的心理写照。 4/4、/444“这孩子特聪明就是学习不用心”,如果这句话出自老师的口里,那你就要注意听到老师的弦外之意了。 很多时候老师是在委婉地提醒父母,孩子需要用心了,需要父母好好观察进行有效管教了。比如注意力是不是不够集中,经常违反学校的规定;是不是学习不认真,小淘气经常不断。 但是很多的父母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有妈妈跟我说:鱼爸,我孩子很聪明,但就是坐不住,在学校经常从课堂里跑出来。经常被老师批评,我该怎么办? 还有妈妈说:我的孩子在家里就已经读了很多的绘本,听了很多的故事,在幼儿园,老师讲的他都会,然后就觉得学起来没劲,是不是太聪明了不好啊? 聪明当然是好事,就怕父母过度强调这天赋。 甚至让孩子也觉得自己有这样的天赋异禀,于是自鸣得意。 因为那些认为天赋是成功关键的孩子,不自觉地看轻努力的重要性。 我们这个时代,不缺聪明的人。 我们的孩子,因为各种信息的刺激,能够促进孩子们的发展发育。 在智力发展上都要优于以前的我们。 但是现在能够静下心坐得住的孩子越来越少。 而父母肯定知道,一个人要“专注和用心”才能去好好学,好好做。 当孩子取得了成就时,请记得鼓励孩子的努力,而不要一味夸我的宝贝真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