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张老师 电 话:15158000261 微信号:zhang135star 微信公众号:zgmyq--art 邮 箱:zgmyart@qq.com 地 址: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南星街道化仙桥路53-57号二楼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花仙桥路41号 乘车路线:杭州城站火车站坐62路至十亩田车站下车,地铁4号线复兴路站 |
正确认识透视学 二维码
84
透视是绘画制造空间感的主要手段 透视知识 对于素描初级学习是非常必要的 造型的准确 很大程度上是透视的准确 下面,我们给大家从点线面→基本的透视知识→不同的透视关系来分析【透视】 透视学即在平面上再现空间感、立体感的方法及相关的科学。 狭义透视学(即线性透视学)方法是文艺复兴时代的产物,即合乎科学规则地再现物体的实际空间位置。这种系统总结研究物体形状变化和规律的方法,是线性透视的基础。 15世纪意大利画家L.B.阿尔贝蒂的画论叙述了绘画的数学基础,论述了透视的重要性。 同期的意大利画家皮耶罗·德拉弗兰切斯卡对透视学最有贡献。 德国画家A.丢勒把几何学运用到艺术中来,使这一门科学获得理论上的发展。 18世纪末,法国工程师蒙许创立的直角投影画法,完成了正确描绘任何物体及其空间位置的作图方法,即线性透视。 L.达·芬奇还通过实例研究,创造了科学的空气透视和隐形透视,这些成果总称透视学。 【点】点表示位置,是形体塑造的标记,对于造型有着特定的数量意义。先看位置点,找出它的基点与顶点、右点、左点、近点和远点,这些点规定着物体的整体范围和个面之间的大小比例关系。再看转折点,这些点如同交通枢纽,联系着形体中的线与面。 【线】线由点的定向运动产生。线条是点运动的延续,连接起点和终点的是线,任何一幅素描都是由无数的线组合而成。线是形体塑造的中坚,线有着无穷的魅力。 【面】无数点的组合或无数线排列后的效果,在视觉上形成了面,而面运动产生了体。在造型过程中,面可分为两类,即直面与曲面。 其中最常用到的是线透视。 广义:透视学方法在距今3万年前已出现,在线性透视出现之前,有多种透视法。 ① 纵透视;将平面上离视者远的物体画在离视者近的物体上面。 ② 斜透视;离视者远的物体,沿斜轴线向上延伸。 ③ 重叠法;前景物体在后景物体之上。 ④ 近大远小法;将远的物体画得比近处的同等物体小。 ⑤ 近缩法;有意缩小近部,防止由于近部透视正常而挡远部的表现。 ⑥ 空气透视法;物体距离越远,形象越模糊;或一定距离外物体偏蓝,越远越偏色重,也可归于色彩透视法。 ⑦ 色彩透视法;因空气阻隔,同颜色物体距近则鲜明,距远则色彩灰淡。 1,透视——通过一层透明的平面去研究后面物体的视觉科学。 2,透视图——将看到的或设想的物体、人物等,依照 透视规律在某种媒介物上表现出来,所得到的图叫透视图。 3,视点——人眼睛所在的地方。标识为S。 4,视平线——与人眼等高的一条水平线HL。 5,视线——视点与物体任何部位的假象连线。 6,视角——视点与任意两条视线之间的夹角。 7,视域——眼睛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 8,视锥——视点与无数条视线构成的圆锥体。 9,中视线——视锥的中心轴。又称中视点。 10,站点——观者所站的位置。又称停点。标识为G。 11,视距——视点到心点的垂直距离。 12,距点——将视距的长度反映在 视平线上心点的左右两边所得的两个点。标识为d。 13,余点——在视平线上,除心点距点外,其他的点统称余点。标识为V。 14,天点—— 视平线上方消失的点。标识为T。 15,地点——视平线下方消失的点。标识为U。 16,灭点——透视点的消失点。 同一物体,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视点,观察出的透视效果也会不同二我们可以看一看同一个圆柱体不同的透视关系。 常规透视: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 区别:平行透视的特点:有一个消失点;成角透视的特点:有两个消失点。 (1)、平行透视: 只有一个消失点,所研究的立方体中有一个面与画面平行。 平行透视又叫一点透视,通常看到物体的正面,而且这个面和我们的视角平行。 由于透视的视觉上的变形,产生了近大远小的感觉,透视线和消失点就应运而生。 平行透视有一个消失点。 因为近大远小的变形,所以形体产生了纵深感。 (2)、成角透视: 有两个消失点,又称余点。立方体与画面成一定角度,没有面与画面平行。 成角透视又叫两点透视,看到物体两个面以上,相应的面和视角成一定的角度。 成角透视所有垂直方向的线条都是垂直的没有变化。 左三条和右三条的透视线分别相交、消失于两侧的消失点。 垂直的三条线,中间的最长,两边的相应缩短一些,这样的近长远短符合透视规律。(成角透视是最符合正常视觉的透视,也最富立体感)。 (3)、三点透视:也叫倾斜视透。在两点视透现象中,其中上下方向的各边界与我们的视心线不垂直时,立方体各边延长线分别消失于三个点。一般用于超高层建筑的俯瞰图或仰视图。三点透视的第三个消失点的主延长线必须和视平线保持垂肖。(4)、圆形视透的画法: 先画一个立方体的视透形,正面画出两条对角线,再画两条对角线相交的四个点,共八个点,将八个点连接成圆。 圆形视透距我们近的半圆大,远的半圆小,弧线要均匀自然,两端不能画得太尖或太圆。 画圆形物体的方法: 步骤一:画出物体高和宽的比例。 步骤二:根据回旋组合体的规律,画出中轴线及对称点的平行线,画出物体外形特征。 步骤三:在每条平行线上标出近大远小的点,画出圆面视透。 步骤四:调整线条的近实远虚的关系 五、正六面体的平行视透: 在正六面体上下、前后、两側三个面中,只要有一个面与画面平行,同时有一面与地面平行的正方面体视透就叫“平行视透”。(它只有一个消失点) 正六面体的平行视透最少看见一个面,最多看见三个面。正六面体作图的线段有水平线、垂直线和消失线,三组边线的视透方向是:四条边线与画面平行、有四条边线与画面垂直,有四条边线向主点消失。 六、正六面体的成角视透: 当正六面体的一个面与地面平行,其左右各竖立饿侧面与画面成角时就叫“成角视透”(它有两个消失点)。 正六面体三组边线的视透方向是:有四条边线与画面垂直,有四条边线消失于左余点,有四条边线消失于右余点。 七、方形景物的视透: 由于我们的视觉关系,所看到的同样宽窄的道路、田野、越远越窄,同样宽窄的树木、电线竿、越远越小,最后消失不见了,最后消失不见了,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视透现象”。 我们画几何体、画静物、画人物、画风景等都必须掌握近大远小的视透规律,才能准确的描绘物体在空间各个位置的视透变化,使物体具有空间感、纵深感和距离感。 本期教学的文字内容到此结束。 转载自美术志 扫码关注“杭州心桥画室” 扫码查看杭州心桥画室网站 杭州心桥画室 杭州市区专业画室 画室位于杭州市上城区复兴南街347号 网站:http://www.zgmyq.com 电话:15158000261 QQ:123332278 149085909 微信:zhang135star 微信公众号:zgmyq--art
文章分类:
教育笔记
|